2025年6月下旬,國內多個進口甘油流通企業反映:馬來西亞、印尼等主要甘油產地出貨周期普遍延長,港口裝船計劃頻繁推遲,導致中國市場部分規格甘油庫存偏緊,價格呈現溫和上行趨勢。
一、國外發貨延遲的三大主因
1. 生物柴油裝置階段性檢修,副產甘油供應下降
甘油作為棕櫚油生物柴油的副產物,產量高度依賴于主裝置運行情況。近期,馬來西亞與印尼部分大型工廠(如 KLK、Wilmar)進入年度檢修期,生柴裝置負荷下調,甘油出貨量明顯縮減,影響整體出口節奏。
2. 港口擁堵+艙位緊張,裝船排期延誤
6月以來,東南亞主要港口(如馬來西亞巴生港、印尼棉蘭港)貨物集中,集裝箱緊張問題再次出現,部分出口船期延后5-10天。同時,中國進口訂單在月中相對集中,導致出貨窗口壓力加大。
3. 出口企業排單周期拉長,部分貨源出現惜售
國際市場對甘油的需求持續增長,特別是南美、印度等新興市場采購積極,搶占船期與貨源。部分海外甘油生產商因此延遲對華客戶排單時間,并在成本波動情況下短期內減少報價頻次,觀望情緒加劇。
二、國內市場反饋與趨勢判斷
? 現貨庫存趨緊:尤以USP、食品級為主,行業終端客戶提前排單明顯增多;
? 價格小幅上行:較5月底上漲200~300元/噸不等,報價重心略有上移;
? 運輸周期拉長:從海外訂貨至國內到港周期平均延長7-10天,部分客戶排產受影響。
三、河南通商進出口的應對與建議
作為國內主要甘油進口商之一,我司目前仍有馬來西亞、印尼及泰國原裝的食品級及USP級別甘油可調配發貨,但庫存消化速度加快,建議客戶合理預估用量、提前鎖定貨源。
我們建議:
?? 提前2-3周與銷售人員確認交期和包裝規格;
?? 關注替代包裝(如噸桶、液袋)組合靈活配置;
?? 關注匯率與國際運價變化,以評估中長期采購策略。